4月11日,CCTV-4《中國新聞》欄目播出了“墨韻智能·書法進校園”助力項目近況,向廣大觀眾展示了科技創新成果應用于書法教育領域的風貌。
中國新聞報道
實際上,自“墨韻智能”項目在2018年9月啟動以來,已經陸續獲得教育部官網、CCTV-2、新華社、《人民日報》等權威機構的多次報道,讓更多公眾籍由新聞了解到當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書法教育,所產生的創造力與價值。
教育部官網報道
新華社報道
隨著項目由秋至春,由北向南跨越近半個中國,其成效也漸漸顯現,作為項目實施支持單位,方正電子在項目啟動之初承諾的“幫助受助地區開設并開好書法課”,正在一一兌現。 云南:“墨韻智能幫學校解決了師資大難題” 4月4日,在云南省“墨韻智能-書法進校園”助力項目啟動儀式上,盤龍小學高輝校長作為受助學校代表發言。 她說,“最近幾年我們逐步推進傳統文化進校園,以書法為代表,開始在學校開設書法課程,鼓勵學生成立書法興趣社團,營造書香、墨香環繞的校園環境,讓孩子們親近中華傳統文化,建立文化自信。但在推進過程中,遇到專業書法老師欠缺,語文美術老師代課但精力有限的問題,墨韻智能項目的到來幫助我們解決了專業書法老師不足這個大難題,接下來我們將積極推動項目落地,組織教師培訓,用好方正書法。” 一直以來,師資匱乏是橫亙在普及中小學生書法教育道路上的一座大山。“墨韻智能”項目所采用的“方正書法”教學產品,利用人工智能的優勢獨辟蹊徑,通過將書法教材“模塊化”、“富媒體化”,使得非專業書法教師經過短期培訓也能教授書法課。 從河北、安徽、山西,到福建、海南……半年來,“墨韻智能”項目的培訓團隊在各地開展了數百場培訓課,為各受助地區學校累計培訓教師萬余名,僅云南曲靖一地,首批培訓教師就超過400名。從方正書法產品邏輯到書法課堂教學理念,培訓團隊的高級講師們通過細致入微地講解,幫助當地的老師們盡快熟練掌握教學技巧,進而順利開課。
云南昆明市盤龍小學教師培訓現場
阜南:“孩子們有了新書法老師” “新書法老師”,是阜南縣第五小學對方正書法的形容,這個簡單的稱呼,表現了方正書法在書法授課過程中對老師和孩子們的輔助作用,更傳遞出師生們對于方正書法的信任感。 2019年1月,“墨韻智能”項目來到阜南,在教育主管部門和一線教師的共同努力下,全縣各級小學開始將書法課納入課程表,毛筆課硬筆課納入課堂。截至2019年4月中旬,阜南縣247所學校中有超過85%的學校使用方正書法開起了書法課。 在阜南五小,老師們用這樣一篇文章表達了對這位“新書法老師”的認可: 迄今為止,除了阜南,河北威縣、福建上杭等多個受助地區有超過70%的學校使用方正書法開展書法課。 “行不止者,雖遠必臻”。隨著“墨韻智能”項目的逐步深入開展,相信將幫助更多區域提高書法開課率,推動書法“扎根校園”。方正電子繼承和發揚王選院士的創新精神,將一如既往地投入科技研發,希冀以科技成果助力傳統文化傳承、踐行企業社會責任,讓社會大眾更多地享受到科技發展帶來的裨益。